5月26日下午,“2019数博会‘天演·数据·未来——天文论坛’”在贵阳拉开帷幕。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数博会组委会承办,贵州智慧产业集团科学技术协会、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科协协办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天演•数据•未来—天文论坛昨日下午在贵阳圆满举行。

贵州省科协常委、贵州智慧产业集团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杨敢博士,副主席兼新兴法律服务业委员会主任石仁均,副主席杜文芊、杨金、黄忠文、代诗华、简翀等受邀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盛会。

据悉,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启用。FAST工程由中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形成了追赶、领先、跨越的FAST精神。

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罗成启用,对我国在科技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贵州省委有关要求,经贵州省科协研究,于2019年5月创办“天演数据未来—天文论坛”。论坛邀请国内外天文学领域的科学家,围绕天文领域科学研究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围绕青少年关心热点开展系列天文科普教育活动,力争办成专业、高端、精彩的论坛,着力在学术上建设国家级、国际性的天文科技交流平台;在科普上建设大众化、社会性的天文科普教育平台,在全社会弘扬FAST精神,广泛树立科学家榜样,在青少年中营造爱天文、学天文,争做天文事业接班人的良好氛围。

本次论坛围绕嫦娥四号与诡异的月球背面、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when Einstein meets Big Data、FAST脉冲星探索与天文大数据处理、中国天眼、看见黑洞等主题,开展主旨演讲和主题对话。

首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何力作开场致辞,讲述了Fast工程从构想到最终建成的历史沿革,提出了建设“三大平台”的构想,为使“中国天眼”真正成为促进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发展的中心而努力奋斗。

而欧阳自远院士,则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嫦娥四号与诡异的月球背面”的知识,同时,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让现场观看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月球背面那些不为人知的知识领域。

据欧阳院士透露,在今年,中国将完成月球标本采样,到2020年,还要进一步探测火星,发掘更多的天文知识。

迈克尔·克雷默院士,以黑洞作为演讲主题,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解释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迈克尔·克雷默特别期待,有更多人能喜欢上天文学,加入天文学的行列来,他说:“天文可以帮助他们可以更好理解宇宙,我们需要让公众参与进来,他们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一起去探索他所研究的、所痴迷的宇宙。”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则从专业的角度解析Fast的脉冲数据,最后,谢晓尧用了一张图,直观地展示了太阳的生命周期,并极力主张将天文科学打造为贵州文化旅游形象的珍贵名片。

FAST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以一个深动形象的视频展示了Fast工程的建设过程。孙才红表示,他希望后来的天文学家们能用好这个望远镜,而自己能起到绿叶的作用,作好后勤保障。

他说:“我们不仅要建一个最大的望远镜,我们要建一个好用的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如森则以4月10号的黑洞观测图作为演讲的开始,讲述了世界天文观测的发展历程。

最后,论坛进入到问答环节,现场天文爱好者积极提问,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一场高质量的天文科学对话。(石仁均)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