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幼儿园一位幼儿家长冲到幼儿园,找到一名老师直接上手打了5个耳光。一问原因,家长表示孩子回家说老师打了他,还让在厕所里吃饭。后来经过幼儿园调取监控证实孩子在说谎,家长以跟幼儿园老师道歉赔偿了事……

不管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回家,家长都喜欢询问一下学校里的情况,这是必要的,也是温馨的亲子时光;对孩子的回复应该怎么解读,对信息如何再加工,就是合格父母要一直面临的育儿“必刷题”。

现象—孩子“夸张”表达引发的“冤案”并不少见

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他们表示相似的案例并不少见。

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农园路幼儿园园长周丹表示,特别在幼儿期,孩子不能清晰表达,有时候可以无理由地自带“夸张”陈述,“以前我们就处理过相类似的事情”。

周丹告诉记者,有一天幼儿园也接待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家长,表示孩子回家说中午表现不好老师不让他吃饭,希望幼儿园能给出合理解释。“我们询问了老师,又问了保育员,看了当时监控,显示孩子不仅吃了中饭,而且是在保育员陪同下吃完的。”周丹说,他们把情况如实反映给家长后,家长回想起之前孩子在家犯了小错误、说一些有趣的事时也会绘声绘色,还会加上一些想象。家长觉得这是孩子在描述自己的世界,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去加以引导。

湖南警察学院心理学专家杨庆飞博士表示,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撒谎行为,比如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象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提醒—帮忙隐瞒不良行为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

学生明明有舞弊行为,跟家长反映,学生却表示老师是在污蔑他,最后家长选择相信了自己的孩子,到学校来责备老师“戴有色眼镜看孩子”。

长沙市实验中学资深班主任王艳红表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家长相信自己的娃,不相信老师,甚至帮助孩子隐瞒他的不良行为。最后的结果是,老师不再敢管孩子,让孩子自己成长,只要不出大乱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也是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纠正不良行为的机会,最后自酿苦果。

“不一定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心理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眼里孩子最纯真,孩子的话最可信。自家的娃不会对自己撒谎,因为先入为主,加上社会上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的不断报道,加深了家长的误解心理。”王艳红建议家长要信任老师,只有信任老师,才会对孩子传递的信息作出谨慎的判断,会第一时间询问老师。“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我没有,而是要采取最有利的让事实说话的方式让家长了解真相。比如调取监控,比如问其他孩子、老师等,还原事实真相,尊重家长了解真相的权利。而家长也不要用拳头解决问题,那样会对孩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要么,以后对某个老师不爽,就编造谎言来刺激家长替他出气,久而久之,撒谎成性,不计后果。自己有能力了自己就暴力解决问题,一个孩子就这样毁了。”

建议—家长“黄金三步”理性应对孩子问题

芙蓉区东郡小学班主任梁娜老师,也是有名的“老”班主任,她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出现了家校分歧或纠纷,首先要心存善念、理解、包容、尊重,处理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她也提醒家长在处理问题时,“兼听则明,不单方面的相信任何一方,尽量从监控、同学证明、双方说词中辨析和还原事实,既不夸大也不回避,让孩子看到家长的认真态度,从而从小学会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家长既不委屈自己孩子,也不为难学校和老师,以身作则地为孩子作出尊师重教的表率。如果是孩子的表达有误、不得当甚至刻意歪曲,就该与老师、校方配合进行教育,不偏袒、不护短,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

“有时候孩子喜欢撒谎,也是因为家长喜欢偏听,家长的立场强化了孩子的撒谎行为。”杨庆飞对梁娜的建议表示了认同。

周丹建议,家长“黄金三步”应对孩子反映的问题:首先要向孩子详细地了解事情经过;再向老师具体地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所说是否属实;确实存在问题则向老师当面反馈,或者是向幼儿园汇报情况,协调解决。“家长的心情我们都理解,我们都有孩子。但是不问青红皂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冲动地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合适的。”周丹表示。

王艳红建议家长,“把说谎看成孩子成长必经的事情,就像治疗感冒发烧一样,先找准病症,再来对症下药”。“育儿”先“育己”,在我们给孩子的行为贴上“说谎”标签前,一定要先走进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并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进行总结、反思和适时改变。

责任编辑:周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