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有教育功能。在人类历史上,戏剧常被作为一种教化工具。如果恰当地把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中,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

孙春兰副总理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调研时强调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美育一直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而美育课程包括了戏剧。2017年,教育部与北京、上海、山东等21个省份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要求学校及教师将美育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有教育功能。在人类历史上,戏剧常被作为一种教化工具。戏剧有人物、有故事、有情境、有表演、有戏剧冲突,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恰当地把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较早地将戏剧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运用在学校教育中。欧美国家的学校一直把戏剧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式,而广泛运用在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中引入教育戏剧,既能充分发挥语文人文学科的美育价值,又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表层认知理解课文

“理解”,是教师与学生在语文习得路径中扎实基础的前提。“读懂”比起“读会”更具有综合素质提升的可持续性,而综合素质体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上。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戏剧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过程中的体验与自省,将切题的戏剧游戏(Drama Games)结合传统教学,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一步——理解课文。教育戏剧的内容来自课本,依托于大纲对学生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实际能力的评估标准,表演形式的所有输出依托于教育戏剧作为促进情境式教学的方法价值,双向结合互为补充。教师可以选取经过语文阶段考试中考核结果的汇总统计,选取知识要点融通的课本,列出戏剧教学中的内容名录,再根据调研结果反馈确定适合教育戏剧教学的课文。

教师有意识地将知识薄弱点融入课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首先扫除生词、长难句的理解,可以采取“你演我猜”或者其他耗时少、效率高的交际小任务。待解决语文教学“字句教学”的基础性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品读”,针对文本中对话密集、故事发展高潮这类适合戏剧表演的部分,采取分角色朗读、分情节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对人物和情节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最后,对于较难理解的地方,比如人物态度前后的转变、故事戏剧冲突的形成与发展等,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情境、抓特征演示等“微戏剧”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理解。

核心层情感态度共识陶养“同情”

教育戏剧契合孩子游戏的天性,接近儿童认知、体验世界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增长知识,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让孩子在编写剧本、扮演角色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与角色“同感共情”,感受剧情中各种角色、各个场景中的各种情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

以这种同感共情为基础,孩子在参与各种戏剧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剧情故事、人物角色的影响和同化,缓冲、疏导消极情感,体验人际关系,感知社会规则,养成丰富积极的情感,促进了情感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冒险和探索未知世界,并且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创造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将课本与剧本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挑选合适的创编方法。教师要遵循大纲要求,选择适合提炼核心情节的课文进行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在核心情节中分别选取事件重演(Reenactment)、标题创作 (Caption Creation)、小组演绎(Group Play-Making)、角色互换(Role Reversal)等策略,依此打开文本中不同的沟通视角,使表演者投入切身感情,跳出纸面上的故事情节,激发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

提炼核心情节的课文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步骤,比如找到核心人物;找到核心人物出现的事件,即为核心事件,如果核心事件有2—3个,可根据实际情况筛选;根据核心事件提炼出起因、经过、结果(包括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引导学生熟悉核心人物与核心事件,理解主题及人物。

除了情节的体会演绎外,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教育戏剧的初衷。可以让孩子以续编故事结尾的方式进行“再理解”。教师可以选取适合续编故事结尾的课本,比如《方帽子店》,教师可适时将学生表演暂停,让表演者说出自己在此情节中内心的想法,并推断大人们开的方帽子店是否最后真的成了古董,孩子们开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店能否一直受到顾客青睐。借此机会,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事物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合理想象下的创造力。

除了演绎、续写之外,还有的课文可以通过情境置换的方法创编剧本。借助对戏剧场景的创造,学生可以搭建起自我与课本内容在空间及心理上的距离,提升角色进入速度。情境置换具体策略包括建构空间(Defining Space)、见物知人(Objects of Character)等。

行为效果“最恰当”展示

教育戏剧中应用的戏剧技巧,并不等同于专业戏剧演出时所运用的技巧。局限于艺术课堂的实施,我们所研究的表演依托于课本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和课文内容、形式,选择适当的戏剧表演类型和表演策略。

对于一、二年级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选择手偶剧、哑剧这样简单易行的戏剧表演方式。

对于三、四年级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改编剧本、创编剧本显然是一个难度可控而又兴趣盎然的教学形式。改编剧本需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反映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等。但是针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或台词表达,中年级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这样的做法对学生来讲不会难度太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利用剧本创编法,进一步研究故事,探索课文中精彩之处、悬念之处,展开合理的想象,添加场景、丰满人物、改编结尾、续写结尾。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会逐渐提高。

对于五、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原创短剧、原创组剧或许是一个培养、锻炼学生的好机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内容整合创作课本短剧,也可以融合当下热点新闻事件、本校活动、赛事等大事件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创作短剧,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全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以上种种实践策略,让参与者通过轻松愉悦、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取新知识,并通过参与者主观的认知与情感投入,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习兴趣。老师们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收获了知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周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