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何努(右一)、临汾市文物局专家李兆祥在察看灰坑。

山西的旅游人特别爱说的一句话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在山西,中华古建的精华在山西,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山西”。说到根脉,必提帝尧。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尧文化研究都比较活跃。经初步收集整理,尧文化遗存涉及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山西南部地区的遗存分布最为密集。

资料显示,尧,号放勋,姓伊祁。据传,尧13岁(另说15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山西襄汾县陶寺),15岁改封于唐地(今浮山县南部与翼城县境内),号为陶唐氏。18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今天的山西临汾市尧都区)。

如今,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秦蜀路南,有尧庙。尧庙始建于西晋,是历代国祭帝尧,民祭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民国时期乡村民契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形轮廓大体为呈“凹”字型的盆地,海拔450米,四周山峦环抱,中部平川。东倚太岳山,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畔得名。

2018年冬至,笔者陪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以及临汾市文物局专家,对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圣王山和北尧庙进行考古勘察。

浮山县因有“浮山”而得名。相传古尧时,平阳一带,水漫为患,地势如盆,尧王坐镇平阳,或治水乘舟东行,或柱杖民间体恤,也曾避暑于此山,但见此山随水而浮,水涨山长,水退山低,神奇不测,故此地遂以浮山得名。浮山位于上古时期斗维之野与古三河域内,亦即帝尧活动中心地域的东部山区。

勘察期间,于浮山县北尧庙村发现了一份民国年间关于接待北尧庙“山主”从临汾尧庙到浮山北尧庙进行祭尧活动的乡村契约。

归纳起来,此乡村契约所透露的信息大致如下:

一、事项:村民每年要轮流接待北尧庙之“山主”由临汾尧庙到浮山北尧庙山祭尧。村民世传,所谓“山主”,乃来自临汾尧庙的主事者,此祭祀活动代代相传。

二、时间:该契约的立约时间为民国十四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即公历1925年11月30日。“山主”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四日到达浮山北尧庙,十月十五日举行敬献祭祀活动,十月十六日返回临汾。

三、每年农历十月十四日晚间,村民需准备好四碟菜、四两酒、擀面菠菜汤,种地人献羊一只(山主出钱),山主出表一合、双炮一把、鞭炮一挂;众人负担的费用包括十月十五日山主午饭十席荤素,十月十六日山主起身送行菜四碟、酒四两、蒸食两盘,牲口饲料四升等。

四、村民要“轮流应办,不许失误,恐后人紊乱推拖,留此簿按股所转,周而复始也为证”。

五、老股有四个:一崔姓,二杨姓,三齐姓,四程与徐姓。后续有李、葛、赵、周等姓氏之村民。

为何临汾尧庙“主事者”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都要到浮山北尧庙山举行祭祀活动?此活动始于何时?浮山北尧庙与临汾尧庙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为何会在浮山建尧庙?

看来此乡村民契并不简单,其所隐藏的秘密缘由久远,确有探讨之必要。

浮山北尧庙早于临汾尧庙300年

年代最早的《洪武ㆍ平阳志》(洪武十五年(1383年)刻印)残存的半张浮山地图中,绘制有浮山县南北尧山和南北尧庙的地理位置,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尧庙在浮山县的地图资料。

浮山县的尧庙几乎可说是鲜为人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因为近百年来,少有人看到过它的真容。事实上,浮山县不仅有尧庙,而且有两座尧庙;浮山县不仅有尧山,而且有南北两座尧山;浮山县不仅有天坛,而且有南北两座天坛。

《洪武ㆍ平阳志》记载,浮山乃“尧子丹朱食邑之地”;浮山县域内有两座尧山,分别称南尧山和北尧山;各有帝“尧祠”一座,但称位于北尧山的帝尧祠为“旧尧祠”。也就是说,似乎南尧山的尧祠建设年代要晚于北尧山的尧祠。据明嘉靖(1522年~1566年)《浮山县志ㆍ重修帝尧庙记》之碑文记载,南尧山之尧祠,曾在金皇统三年(1143年)正月三日,对鄙陋不避风雨的尧祠重修;又据元至大二年(1309年)春三月十三日《重修帝尧庙记》碑文可知,在1143年重修南尧山尧祠之后经过166年,又对其进行了重修。据此判断,既然南尧山的尧祠建造年代远远早于1143年,那么北尧山尧祠之建造年代更会早于南尧山的尧祠。

前些年,浮山学者在北尧山发现多块原以巨龟托乘的唐代巨型石碑,但碑面上文字几乎荡然无存,只有个别字模糊可认。有一块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修北尧庙碑记》的残碑,上有“陶唐管下”之大字清晰可见,不但说明至清代时此庙尚存,而且也说明这里曾是陶唐氏(尧)的管辖之地。

另外,《浮山县志》还记载“南天坛在县东尧山之南三里,有石坛三级,坛东有龙井,旱祷或应”。又记载似是“帝尧”(影印件上“帝尧”二字模糊)“墓在县北二十里无碑刻”,此条是否与位于涝水北岸的尧陵相关还需进一步查证。

如今,走进浮山县城,向东望去,巨型尧塑像所在的山,就是《洪武·平阳志》所说的南尧山,而其偏南三里伫立着电视塔的山,就是《洪武·平阳志》所云石坛三级的南天坛。

岁月沧桑,如今虽浮山县南北两座尧山依旧,然两座尧庙和两座天坛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建筑材料的碎片附近却随地可见。特别是在北尧山,现在还可看到很多自秦汉、隋唐到明清时代的砖块。也就是说,早在秦汉时期,在浮山北尧山这里就已经有庙宇建筑存在了。

据考,临汾尧庙最初建在河西,后迁移到了河东今天的位置,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晚于浮山北尧庙300年之久。这也许正是民国期间,临汾尧庙“主事者”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都要到浮山北尧庙进行祭祀的缘由所在。因为浮山北尧庙的建设年代早于临汾尧庙,浮山北尧庙则很可能是帝尧后裔最早祭尧的家庙。笔者之所以如此判断,并非是主观臆造,也非空穴来风,有来自考古学领域的权威支撑。

专家称浮山北尧庙山乃帝尧之子丹朱食邑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野外调查资料显示,在浮山县北尧山周边,具有丰厚的、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包括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

由《北尧山尧庙村周边新石器文化遗存分布图》可见,在北尧山尧庙村周边,围绕着北尧山,龙山文化陶寺型的文化遗存面积就超百万平方米,且不包括北尧山(尧庙村)约45万平方米的陶寺文化遗存。北尧山(尧庙村)约45万平方米的陶寺文化遗存,涵盖了陶寺考古文化的早中晚三期,这在晋南陶寺文化分布区域内是极为典型和少见的。北尧山(尧庙村)陶寺时期的灰坑有多处,其中老百姓在建设窑洞砌墙时暴露出的一处,容积达到240立方米以上,足以说明其聚落的规模非同一般。


责任编辑:周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