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强调要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对新时代做好教育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规划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规划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全国教育规划,各省、市(地、州)、县(区)以及学校等各级规划相互衔接,构成了目标同向、层次清晰的教育规划体系。目前,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好教育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服务全局,准确把握规划编制重点。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拿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体现在育人全过程,落实在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跨、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上,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最主要的就是要准确把握教育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环境,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为实现2035目标奠定基础。三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优化布局,加快完善区域规划体系。区域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一是要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优化新时代教育空间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教育,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打造海南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标杆,推进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加快中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统筹推进,着力构建主题鲜明、各有定位、互为支撑的教育现代化新格局。二是要完善区域教育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和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化区域教育协作,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东中西部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三是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增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助力扶贫减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发挥教育对区域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

狠抓落实,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在纵向上要强化上下协同,加强教育战线规划基础能力建设,理顺规划关系,确保教育规划服务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各级各类教育规划目标上下贯通、政策协调一致。在横向上要强化部门政策协同,使教育规划与人口、产业、国土、财政、科技等领域规划相互衔接、形成合力。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认真总结规划实施经验,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就要把落实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步谋划部署,细化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注重规划的实施、监测、监督检查等环节,着力改变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提高规划的约束力。

集思广益,努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编制好教育“十四五”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一个多方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成为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一是要坚持科学编制规划。要在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明确“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等作用,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建议建言、进行咨询论证。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二是要坚持开门编制规划。注重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种形式征集各地、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企业、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增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使教育规划更加合国情、顺民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要坚持规范编制规划。按照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原则,严格遵循规划编制的程序和要求,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必经程序,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


责任编辑:高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