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凌晓琴 杨帆)有一种手艺人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更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传承与坚守


九江人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的说法。新合豆条(又名豆参),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因其绵软如絮、清香可口、富含营养而远近闻名,入选赣菜名菜系列,曾在中央电视台节目《远方的家》播出。


一根小小的豆条,需要经过十几道大小严谨的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期间完全凭借技术工人娴熟的技术才能制作出口感细腻的豆条。这门传统手工技艺,源于清朝,历经5代,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曾高雨近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


“豆条制作过程耗时又耗体力,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现在厂里的技术工人正在逐渐老去,但还一直在坚持。”曾高雨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做了一辈子豆条,还是想把这门传承了几百年的老手艺继续做下去,不想在我手上丢了。”


使命与创新


如何既能守住老祖宗的手艺,又能减轻劳动强度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曾高雨一直在进行尝试与摸索,不断在坚守与变革中需求突破。


“从2016年到今年,已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建厂房、建基地、买设备、改善工艺、研发新产品,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以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市场销售方面,还与本地电商合作,目前年产豆条可达80万斤,产值2560万元左右。”


“现在的工作环境比原来好很多,工资拿的也高些,年轻点的人就愿意到这儿来工作,还能照顾家庭。”熊六元说道。


通过不断的创新,对工艺不断的改善,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如“干豆渣、豆渣酱、干豆腐”等很受市场欢迎,曾高雨坚信今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责任与担当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致富不忘本,为带动更多的村民能跟着富起来,与种植黄豆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周边5000多亩黄豆种植,200多户村民收益。同时,为延伸产业链,与周边县市养殖大户合作,打造“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针对缺乏技术的农民群众,只要想学习做豆条的手艺,都可以免费到我这里来学,这里设立了工艺培训中心,我亲自为大家讲解豆条制作要领。很多贫困户经过培训学习顺利到豆条厂来上班,顺利实现脱贫。”


据了解,豆条厂里的原有的39户贫困户通过学习豆条制作手艺,现在平均每个月平均能拿到3800元的工资。


“跟着曾老板打工,心里踏实,今后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现已脱贫的熊六富说道,“我再也不用当贫困户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曾高雨说:“我个人曾入选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等,多项荣誉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有信心能带着乡亲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责任编辑: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