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在党建引领下,深入学习并灵活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抓重点、攻难点、促提升,对乡村空间进行精细化布局,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化规划,对人居环境进行绿色化提升,对乡村治理进行系统化完善。如今,一幅村美、民富、人和、产业兴的“未来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通书院村正努力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璀璨明珠与鲜活样板。


乡村风貌增“颜值”,民众生活提“品质”。驶入通书院村,彩虹路两旁,一排排农村小屋错落有致,宛如画卷般铺展开来。通书院村深化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从房屋外立面到屋顶光伏,从雨污分流到绿化美化,全方位提升乡村的“颜值”。在改造过程中,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共同投身乡村建设,同时,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护传统村落特色,让田园风光得以留存。村庄主干道经过美化亮化,智慧路灯点缀其间,确保村民夜晚安全出行。道路两旁樱花绽放、银杏摇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通书院村书记钱星滚感慨道:“如今环境美了,村民的心情更舒畅,干劲也更足,这背后,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党员的辛勤付出。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我们的生活定将越过越美好。”


农旅融合谱“新篇”,产业升级促“共富”。通书院村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工程,突出示范带动,按照“规划先行、成片打造、突出主题、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精心打造未来田园综合体,集赏花、住宿、游玩于一体,让乡村生活焕发新生机。春日里,上千亩农田油菜花海如诗如画;秋日时,稻香四溢,金黄一片,构成一幅迷人的乡村风景。山里唐家“宿写南山”巧妙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打造宁静致远的田园居所,让游客在忙碌中找寻宁静,体验禅养康养的田园生活。同时,通书院村还推出了与山咖啡、田边音乐吧、汉服体验葡萄采摘等丰富多彩的乡村微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乡村风情。通书院村紧跟乡村振兴步伐,深化“三变”改革,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业和旅游服务业,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林下灵芝、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等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为村集体、村民增收及农业增效注入了新动力,让“周末经济”“地头经济”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通书院村集体经济超300万元。绿意盎然的农田,整齐划一的大棚,人们幸福的笑容诉说着产业兴、村民富的未来乡村新故事。


深挖文化守“根脉”,传承记忆留“乡愁”。通书院村,这片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曾留下东晋陶渊明与北宋周敦颐的足迹,流传着他们的智慧与故事。该村村委会深入挖掘这份文化宝藏,以党建引领深化文明铸魂工程,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精心编纂村史,建设村史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实物,生动展示了通书院村的历史变迁、村容村貌、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山里唐,通书院村倾力打造康养民宿村,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土砖房、手推车、纺线机、织布机、煤油灯等古物件被悉心保留,与新型业态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守护传统村落的韵味。通书院村致力于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在“未来乡村”的建设中找到“乡俗”“乡景”,留住那份浓浓的乡愁,活化乡村记忆。无论村民们离家多远,都能在这里找到“根”的所在,回望历史的印记。


共建共管聚“合力”,乡风文明树“新风”。通书院村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依托“围庐夜话”恳谈会和“围庐e办”小程序打造“未来乡村议事会”,围绕“未来乡村怎么建、怎样建设未来乡村”等话题,组织党员和村民充分讨论、共商共议、参与决策,不仅提高了与村民的互动效率,更加强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共同塑造一个管理民主、法制健全、互助互信、宜居宜业的善治乡村。通书院村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同样不遗余力。设立“积分超市”,开展“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强化邻里间的互助与合作;发挥“五老”力量,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努力形成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培育家庭文明,涵养良好家风。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成为“未来乡村”的灵魂,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温泉镇通书院村,正以其坚定的步伐,以他山之石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持续提升基层的引领力、带动力、致富力和颜值力。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村庄,未来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通书院村也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文/李坚)


责任编辑: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