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平安稳县”战略和“十大攻坚战”之“治理强基平安护航”专项行动,探索推行“143+N”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持续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激发人民调解品牌活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打造社会治安好、矛盾纠纷少、群众满意度高的平安福地。2023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4338件,成功化解4322件,化解率98.4%,未发生“民转刑”案件。万安县“诉源治理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被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新时代‘枫桥经验’吉安实践先进典型”。万安县司法局被中华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党政发力,高位推动人民调解提质增效。万安县委、县政府坚持党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高位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23年9月8日,万安县召开做实源头治理部署会,明确组织领导、活动内容、目标任务、工作制度等,全面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季度组织各乡镇召开一次互学互鉴互评流动现场会,并将互鉴互评情况列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效。二是开展专项行动推进。结合“千名干部访万家”活动,持续开展“两排查一梳理、两化解一整治”和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有效防范“民转刑”案件专项行动,实行“包户联组”机制,组织各级干部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全面摸清基层矛盾纠纷情况,并根据矛盾纠纷类型、复杂疑难程度确定包案领导、调解责任人、责任单位等,压实责任,多元化解。三是创办治理学院提升。万安县审时度势,聚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创办乡村治理学院,以“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专一主题,开设基层社会治理专修班,各级综治专干、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为乡村治理学院专修班固定学员,邀请全国模范调解专家杨慧芝、一线资深领导、一线业务骨干等对学员进行靶向式培训,按矛盾纠纷的类别、纠纷调处的方式等角度进行专而精的深度学习。全年举办集中授课10期,覆盖810余人次,各级人民调解员调解能力大力提升。


夯基固本,高质量打牢人民调解基层基础。万安县坚持从健全调解组织体系、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完善调解制度机制入手,夯实人民调解基层基础,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健全调解组织体系。建立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选聘36名调解员、律师、行业专业领域专家成立法律专家、专业技术、调解员三个人才库,组建民商事类纠纷、行政类纠纷、意外死亡纠纷三个专项调解组,调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在乡镇、村(社区)、组建立17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在交通事故、自然资源、劳动争议、房产物业、校园安全、消费者权益、婚姻家庭等领域建立1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重点化解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同时,积极培育品牌调解室、个人调解工作室,全县建成“刘贵荣调解工作室”“纪清调解工作室”“老支书工作室”等20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与调解专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以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为枢纽,上下联动、纵横交错、以点带面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二是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注重吸纳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生、老师、退休政法干警等担任人民调解员,多元化壮大、优化人民调解队伍,全县共有人民调解员791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184名。加强对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续聘解聘挂钩,以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专职调解员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完善调解制度机制。紧紧围绕“防范、排查、化解”三个环节,坚持预防为主、分类处置原则,针对基层矛盾纠纷排查登记、任务分流、纠纷化解、结果反馈、事件上报、考核评价六个环节,建立纠纷排查、分级化解、回访巩固等一整套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同时,运行“以案定补”化解激励机制,对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化解的矛盾纠纷,按照简易纠纷、一般纠纷、疑难纠纷、重大纠纷等四种类型核实审定,给予20-300元不等的案件补助,提高人民调解员参与纠纷化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思路,高效激发人民调解品牌活力。万安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持续激发“党建+村民说事”“红色管家团”“143+N”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调解品牌活力,推动人民调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延伸人民调解职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一是融入基层红色治理。持续深化“党建+村民说事”制度,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红色治理体系和各级议事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在村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堂、红色讲堂、祠堂等场所建立村民说事室和说事点,成立一支由懂法律政策、办事公道、热心为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新乡贤等组成的红色调解队伍,及时调解乡镇、村经济发展中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及婚姻感情、邻里纠纷、土地权属等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万安县弹前乡赖某与华某因12.9万元婚姻彩礼退还问题发生争执,找到弹前司法所,司法所联合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说事员等,采取“背对背”、以案释法等方式进行调解,在调解员情、理、法的引导和劝说下,终于放下执念,签订调解协议,避免了一场“亲家”变“冤家”的闹剧,一场历时三年的婚恋彩礼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二是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积极组建社区“红色管家团”,打造“居民说事室”“周姐调解室”“兵支书调解室”等调解品牌,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协同辖区片警、执业律师、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组织成立一支专业的调解队伍,创新“五心”工作法,即耐心倾听、公心述理、真心沟通、诚心化解、暖心回访,力求把居民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融入信访积案治理。积极发挥“143+N”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做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各级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自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邀请当地新乡贤、信访人亲朋好友助力,倾听诉求、倾心帮扶、倾情感化,从源头开始疏导,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信访人从“牛角尖”中走出来,推动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得到有效化解,合力助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实现信访积案“见底清零”。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匡某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争议、理赔案,通过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司法局、县交警大队、百嘉镇司法所等市、县、乡多家单位,多级联动、联合调处,历经4个多小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这是万安县发挥“143+N”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作用,有效调解矛盾纠纷的一起典型案例。(文/鄢红丽)


责任编辑: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