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空俯瞰大地,万物皆微小如尘。长河奔流,大地不老,每一束光都能剥离灰暗,在历史的鸿篇里装帧成册。


历史不会忘记开拓者,那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先人,究竟是历经了怎样的曲折宛转,才抵达了宁都这方宝地。先人逐水而居,或许是因为宁都的水系发达。汇集570多条大小支流的梅江如同一根脐带,滋润哺育了几十万宁都儿女。然而,有“赣南粮仓”美誉的宁都,89万亩耕地只有一半农田依靠小型水库或水陂等作为主水源,水库来水量偏少、可供水量不足,实际保灌面积仅约20万亩,靠天吃饭、旱季无水可灌的现象时有发生。


起得早还得醒得早,为千年计的大型民生水利项目——梅江灌区应运而生。从谋划到全面开工,不到三年时间,该项目工程便成为国务院2022年重点推进的六大新建灌区之一,是赣州市迄今最大的水利工程。42.29亿元、22个乡镇、79万城乡人口、灌溉面积58万亩……巩固“米袋子”,保障“水缸子”,丰富“果盘子”,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靠的就是这母亲河丰腴的“乳房”。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为灌区忙碌的人,他们不分昼夜,挑灯夜战,把夕阳等待成了朝阳。他们是一束光,照亮了苏区前行的路。


在宁都工业园区,也有一群闪光的人——宁都技师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办好职业教育在小小的县城谈何容易,但他们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一片荒坡地,到7.2亿元建设规模的校园;从一名自卑的中考落榜生,到斩获世界技能大赛奖牌的自信者;从家里的“拖油瓶”,变成年入百万的电商创业者;从一个贫困家庭面临辍学的学生,变成留校任教的金牌教师;从招生都要全县跑的学校,蝶变为周边县市区学生争着去的专科学院。培育万名厨师、万名幼师、千名家政保姆,把学院开进了社会,开进了工厂,开到了田间地头。他们,追寻光,成为光,照亮民生就业之路,筑梦大国工匠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目前,宁都境内建成6条高速,8个出口和5个枢纽,高速公路、国省道总里程,分别跃升县级层面全省第一、第二。2021年9月28日,兴泉铁路建成通车,“无铁县”的帽子被甩进了太平洋。再也不是“来宁都要起一次大主意,坐车来要绕个大圈,还会震断腰……”的说法了。铁路通车那天,宁都老表看到进站的列车,舞腰鼓、吹唢呐,那热闹喜庆的声音刺破了乡村的寂静。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梅江奔腾,虽没有九十九道道弯。但在竹笮乡的钓洲岛,在长胜镇的中江湾,秀美乡村展现着迷人的风采。千亩油菜花绽放,家家户户整洁的环境,还有路灯上的红灯笼,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尽情享受着特色乡村游的喜悦。每一个游客都是吃货,为了充盈他们的味蕾,三杯鸡、酒糟鱼、小肉丸、灯盏糕……一起上阵,热情的宁都人像千户苗寨的迎宾客一样,会给你斟上宁都版的“高山流水”,一杯固村三甲酒让你脸带桃花;当你醉意朦胧,他们会舀上一碗赖村擂茶,让你醒酒之余回味无穷。还没过瘾的食客,可以扫一扫饭店门口预制菜的二维码,人还没到家,快递单就带上了“宁都味道’。要是你是一名茶客,你可以到小布镇陂下村,青山绿水间,茶香民宿掩映其中。品一杯明前茶,煮一壶香茗,你可以吟诵张丽英的《金精十八章》,像她一样,披一肩长发,羽化而登仙;你也可以学唱一曲宁都道情,在纯正的宁都话里,体验“人生何处是归途,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然,你也可以当一回农夫,去那连片的蔬菜大棚里,采摘最新鲜的辣椒、蓝莓,用丝瓜打汤,用西红柿配菜,用最农家的食材温暖最城市的肠胃。你还可以去蓝衫剧社,感受“戏窝子”的魅力。你可以去竹笮中院,看“小庐山瀑布”,特别是丰水季节,“飞流之下三千尺”的景象就会在你眼前。如果还不过瘾,你可以去东龙,抚摸沧桑,品味厚重,那田田的莲叶,那古朴的石狮子,那曾经商贾如云的驿道,会给你讲述最动人的故事。


其实,最有意思的还是宁都的祠堂。3300多座祠堂散落在40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少宗祠建筑曾是红军驻扎地,承载了一段党的光辉历史。龚氏祠堂——一部半电台的陈列室,已成为全国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参某部、中国移动、电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次来这开展寻根之旅。曾氏宗祠被改为了“乡村大学”,成了很多高校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和干部培训基地。紧靠它的榜山翁祠——宁都会议旧址,成为播撒红色基因的驿站。很多乡间祠堂,成了村民议事的重要场所。对坊坑塘村还有一处五姓祠堂——村里五个姓氏的群众在这里调解矛盾、处理纠纷、讨论村里重大事项,成为乡村治理的范例。


华灯初上,龙溪湾公园周边灯火璀璨,商场里摩肩接踵。路边的夜宵摊、烧烤店,穿着古装的小姐姐,你侬我侬的恋人,上演着小城市的人间烟火。每一个人都是一束光,在奋进的时代里,照耀前进的方向。(文/黄小林)


责任编辑:尹忠